http://www.weibo.com/p/1001603808734378877525
琴鍵上的康乃馨:Osvaldo Pugliese的藝術
2015年2月10日 16:21 閱讀 31
選譯自Tango: The Art History of Love
作者:Robert Farris Thompson
編譯:Flora Sue(微博:unaloca)
Osvaldo Pugliese 出生於1905年12月2日,他為世界帶來了第一支現代探戈,“Recuerdo”。隨後又創作了三首經典作品——“La yumba”,“Negracha”和“Malandraca”。他給探戈帶來了布魯斯音符,斯特拉文斯基和難以想像的張力。羅西尼的前奏曲,瓦爾第的歌劇和貝多芬都是他的素材。像他的偶像de Caro一樣,他挑戰了他城市的歐洲中心主義。沒人需要像1908年Juan Alvarez對父輩說的那樣,對Pugliese指出,“即便現在黑人數量極少了,他們的影響仍然存在於哈巴涅拉、milonga和探戈的律動中”。 Pugliese將他國家的黑人音樂推崇到的藝術高度,只有Salgan和Piazzolla可與其相比。
“Recurdo”的開場音是洪亮而黑暗的,混合了多種風格。撥奏的第一段結尾像羅西尼;接著出現了強烈的非洲式切分。 Pugliese試圖克里奧爾化,將羅西尼融入阿根廷的停頓和切分。這種文化對比使“Recuerdo”變得現代,和以往的音樂相比獨樹一幟。
Pugliese的“La yumba”,第一次錄製於1946年8月21日,引起極大反響,就像畢加索非洲化的畫作“亞威農少女”。 Pugliese混合了斯特拉文斯基式的節奏,一種間接的非洲化,帶著豐富,充滿渴望的樂段展現了布魯斯。
“La yumba”以強烈決斷的音符開始。在連續的重音後逐漸變得旋律性。節奏的轉變出現在第一和最後一個樂段。中間的部分較為傳統——年輕的作曲家兩頭下注。之後他創作了“Negracha”,錄製於1948年6月24日。 “Negracha”中小提琴旋律音色較為單一。弦樂器變成了鼓。這有一部分是在像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中強烈寄走的樂段致敬。向這位俄羅斯作曲家一樣,Pugliese為弦樂寫了八分音符,而樂團的其他組成只是做標點。學識和張力相遇——融合的效果不容置疑。力度平均的八分音符給予了音樂機器或類似活塞的質感,嚴苛和工業化的感覺。接著音樂放慢好似火車進站。
Pugliese革命的頂峰來自錄製於1949年5月31日的器樂傑作“Malandraca”。平均的八分音符猛烈反攻。重複樂段重擊如活塞一般,鋼琴下行音階演奏明亮短小的樂段。 arrastre出現——vwoom! ——然後音樂亦如此。接著出現短暫的小調樂段,帶著布魯斯音符,為樂曲添彩。
“Malandraca”實現了音樂立體主義,將探戈變成了鮮明的抽象藝術。
Google 翻譯企業版:譯者工具包網